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,在疾病预防、治疗和康复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作用。近年来,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,叠加疫情影响以及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,中医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。
中医药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中药材价格的上涨,但这也带来中药材质量的滑坡,主要原因如下:
1. 抢青问题
“抢青”是指为了迎合市场需求,一些采摘者过早或过度采摘中药材,导致中药材的质量下降和药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行为。
2. 掺杂使假问题
2.1. 掺杂泥土、石块、金属等杂质
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增加中草药的重量和体积,会掺杂泥土、石块、金属等杂质。这些杂质不仅会影响中草药的药效,还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。
2.2. 过度加工或掺假
为了使中草药具有更好的卖相或延长保质期,一些不法商贩会喷洒或浸泡有毒物质,会影响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,还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。
2.3. 使用过期或变质的原材料
一些中草药原材料由于保存不当或过期变质,会影响中草药的药效和质量。这些原材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,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。
2.4. 以次充好,以假乱真
一些不法商贩会将低品质的中草药冒充为高品质的中草药出售,或者将非中草药冒充为中草药出售。
3. 监管难度大
3.1中草药质量标准难以统一
由于中草药种植难度大,不同地区、不同品种的中草药质量也存在差异。同时,中草药的质量标准也难以统一,不同地区、不同品种的中草药在质量标准方面存在差异。这给中草药的质量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。
3.2中草药流通环节复杂
中草药的流通环节非常复杂,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多个环节,如收购、加工、运输、销售等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对中草药的质量产生影响。同时,由于中草药流通环节的复杂性,也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。
3.3受技术条件限制
目前药检部门对中成药和配方颗粒产品的质量检测,也仅限于核心成分,性状和挥发油等关键指标无法追溯。
中药材质量下降,最终损害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,损害民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和身体健康。同时,中药材繁育规程和生产标准多止步于团体标准的制订,缺乏相关地方标准标以及国标规范,这导致中药材繁育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和改善。而种植和生产技术缺乏有力的监管体系,也导致药材种子的种苗质量参差不齐。
面对上述情况,作为四川省属国有药企,依托四川中药材资源大省的优势,以规范化、有序化、品质化的标准,探索引领打造中药材产业化种植的新模式。
川产道地药材“产地仓”作为整个项目深入各药材产地资源的触手,主要功能集中药材单品的收购、新货储存、初加工、溯源、销售、规模化种植、种子种苗繁育、动态信息数据监测等功能与服务为一体,形成中药材产地配套体系。以重点区域、重点品种、重点企业为依托,完成产地仓建设,辐盖几十种川药品种,集中化管理。
产地仓项目重点切入原药材前端市场溯源体系,确保种源、生长环境、加工、存储、销售流通各环节逐一可追溯,提升行业整体运作标准和质量安全系数。同时逐步形成系统的中药材种植产业链,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应用以及产业化,通过优良品种及规范化种植技术的优化升级,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,带动药材产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